2007/10/29

為了網路分析所要理解的 Measurements (上)

每天有數百萬次的網路使用者造訪網站瀏覽網頁,眾多的行銷活動皆開始於網站進行。企業為了達到商業目的而開始應用網站,且由營運與管理人員參與運作,並以企業內部所擬定的指標,創造出更有價值的結果。為了進行有效的運作模式,必須先獲取及應用具實際價值的數據,透過網路架構的基本特性,以系統的方式產生收集所有訪客與網站的接觸過程,利用這些資料作為有效商務策略的基本參考依據,是網路行銷所具備的優勢。

近來,透過數據測量的營運模式日漸普及,有很多的電子商務網站亦運用資料庫的收集,進行關鍵績效指標 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, KPI) 與投資報酬率(Return of Investment, ROI) 的測定及判斷結果,並運用其資料來訂定顧客策略。網站經營產出的關鍵績效指標 (KPI) 與投資報酬率 (ROI) 不同於一般的事業指標,在理解網路商務的關鍵績效指標 (KPI) 與投資報酬率 (ROI) 之前,必須先了解網路的基本背景與意義。

基本上,網路可追蹤造訪時間點所曝光的次數及反應,亦可計算各項的造訪次數與停留時間,若僅透過測定結果來衡量績效,並不具太大的意義,必須與顧客資訊或特定時間、流程做連接時,所得知的數據才具有價值;另外,必須釐清網站中各數據的測量單位名稱意義,以免詮釋時出現差異,造成不必要的誤會。

1) Page View (網頁瀏覽次數)

網路最具代表性的基本測量單位,為網頁瀏覽次數(Pageviews, PV),普遍認為PV是指,網頁被訪客使用瀏覽器瀏覽的次數,實際上,於商務環境中收集的PV數據,具有許多隱藏的訊息。

為使單純的數據加工後呈現出有意義的數據,不僅是單純追加數據,必需進行更複雜的系統作業。舉例而言,7萬PV的測定值含有相當多的意義,首先必先確認7萬PV是由系統自動偵測點選的數據,還是實際被某一顧客所瀏覽的數字,依數據的來源所構思的範圍有所差別,這不是由人為方式可以計算的,而是由系統在某時間點開始測定Data,像Program或Robot的需求,皆由瀏覽器來執行計算,故先需要了解其部分的差別後應對。

至今有很多公司忽略上述的需求內容,實際上,很多搜尋網站或廣告網站針對所產生的龐大流量,並不重視整體流量來源的起因,及正確掌握背後所含有的意義;另外,若了解整體網路營運環境,像是在一畫面內啟動多種的程式,及各重要領域是由何種程式所呈現出來的相關內容,將會精確得知是哪一領域的曝光與反應效果,單單僅依靠PV數據是無法釐清真正的績效。

因此,需先尋求PV所包涵的意義,並結合多項變因,擴大其分析意義。另外,亦可以利用上午、中午、晚上或春夏秋冬,以及聖誕節等時間性的因素,並透過首次造訪、再次造訪,在活動期間內是否由新訪客,及造訪時發生的狀況與起因等,與先前的數據做連節,並詮釋其意義,並於其作業範圍內尋找相關PV的重要觀點。